
新聞動態
NWES
21
2024
-
05
芯聞動態|中國半導體產業,將躍居全球第一
作者:
從停業的 IC Insights 接手半導體產能研究業務的 Knometa Research 宣布,截至 2023 年底按國家/地區劃分的半導體產能(在該國家/地區生產的產品安裝半導體)工廠位于(無論總部位于何處)公布其晶圓產量)和未來預測。
報告顯示,2023年底產能占比為韓國22.2%、中國臺灣22.0%、中國大陸19.1%、日本13.4%、美國11.2%、歐洲4.8%。展望未來,預計中國的份額將逐步增加,并有可能在2026年成為按國家/地區劃分的最大份額。另一方面,日本的份額預計將從2023年的13.4%下降到2026年的12.9%。
自冠狀病毒病(COVID-19)大流行以來,世界各地新晶圓廠的建設迅速增加。這是因為許多國家正在提供補貼以吸引半導體制造到本國,以解決大流行期間暴露的供應鏈問題,而且這一舉措很可能會持續下去。Knometa報告預計,到2026年,IC晶圓廠晶圓產能將以年均7.1%的速度增長,2024年增長相對緩慢,但新增產能預計在2025年和2026年將大幅增長。
全球每個半導體產區都在建設新工廠。中國也是如此,以美國為中心的半導體法規試圖限制中國企業開發和引進尖端工藝,但中國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增加晶圓產能,重點關注傳統工藝。預計到2026年,中國大陸將擁有全球最大的IC晶圓產能,超過韓國和中國臺灣。
大多數在中國設有晶圓廠的外國公司,包括三星電子、SK海力士、臺積電和聯華電子,都獲得了中國半導體法規的部分緩和。截至2023年底,中國IC晶圓產能的很大一部分來自這些大型外國公司,以及包括力晶半導體制造(通過其中國Nexchip子公司)、德州儀器、Alpha & Omega Semiconductor和Diodes等外國公司中國約占全球晶圓產量19%的份額,其中只有11%由中國企業擁有。
目前,此類中國企業也在增加產能,Knometa預測,到2025年,中國的產能份額將幾乎與主要國家持平,并且2026年中國將位居榜首。
*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網站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,不代表公司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,如果有任何異議,歡迎聯系我們。
推薦新聞